川派琴人喻绍泽先生:低调节俭 利而不争

川派琴人喻绍泽先生:低调节俭 利而不争

既是技法更是用心

“老人家以前教育我们,不管做什么,都需要用心。”

喻绍泽爱琴,不仅与裴铁侠、徐孝琴、袁朗如、查阜西、徐元白等琴家往来,还常常一起弹琴雅集,即使在时局混乱年代,喻绍泽也坚持弹琴。1972年,14岁的曾成伟决定跟着已经在四川音乐学院任教的外祖父学琴,每周一次课。“到第四节课,爷爷开始给我讲《关山月》。他说《关山月》的意境就是‘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’,边说边拨出四个音。四个音苍凉撼人,明月天山的孤寂豁然而出。”

也正是这种不可捉摸的缘分,让曾成伟的心一下定在了琴上。他学到《流水》时,却始终弹不出“七十二滚拂”激浪奔雷的气势。“爷爷没有指点我技法,淡淡地说:哪天跟你爸的车跑趟灌县看看吧。”

等他和父亲去了,远远就听见滔滔岷江汹涌拍岸的水声,奔过去,但见宝瓶口水势滔天,白浪翻滚。“闻声闭上双眼,脑子里的‘七十二滚拂’融化在滔天大浪中,那一刻有根神经仿佛被接通,不仅仅是自然与七弦的共鸣,更是蜀人、蜀声与蜀琴的共鸣。”

每天早上6点弹琴,已成为曾成伟数十年如一日的习惯。这已经超出了器乐演奏的范畴,往深里说无论做什么事,都需要用心。

生活节俭宁愿“亏己”

1903年,喻绍泽出生于四川成都的殷实人家,8岁入私塾,17岁考入省立外国语专科学校专修英语,15岁投师舅父廖文甫学习古琴,得其真传,终身操琴不辍,成为享誉琴坛的蜀派古琴艺术家。在喻绍泽纪念馆(也是曾成伟工作室),从挂于墙壁的老照片中可以看到,当年的喻府青砖大瓦,窗明几净,大院、花园、月台,水榭亭台齐备。

喻府虽然殷实,平常日子却也过得朴素,家里老少各有各的事务,甚至家用的衣服都是自己织自己染色做成。“我母亲这一生也是特别节俭,我们受她的影响,也很节俭。”

可这“节俭”仅仅是对自己而言的,对外人,喻家、曾家一直奉行着“亏己不亏人”的准则。喻绍泽的女儿、曾成伟的姨妈喻文燕,曾在《蜀中琴人口述史》中提到了喻府“行善积德,扶弱济贫”的门风。“逢年过节,奶奶就要叫我父亲去准备腌肉,每块有一斤重的样子,还要去会府买些旧衣服。过年的时候,哪家街坊吃不饱穿不暖,奶奶就送他们些旧衣服外加一块肉。奶奶的钱啊,都花到行善的地方去了。奶奶这个德行,儿子们都学着。”

好人有好报,在过去“减租退押”的时候,喻府以前的佃户们还反过来给他们送东西。

“上善若水,利而不争”

曾成伟

在曾成伟眼中,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外祖父,总是非常容易满足。“爷爷是颇有神仙气质的人,他总是对世间凡事索然不顾的样子,没有任何争斗之心。很多时事、杂事都影响不了他。他就是每天都能过得很悠然,用自己喜欢的方式,做自己喜欢的事。”

从小跟着喻绍泽学琴的曾成伟,受外祖父的言传身教,也继承了这种“淡然”,不争不比,颇有一种“事了拂衣去,深藏功与名”的谦逊。曾成伟夫人用“上善若水,利而不争”来总结喻、曾两家的“淡然”。“我们就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,做自己喜欢的事。像之前被评为四川省‘最美家庭’我们都觉得自己家是非常平淡的,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感人事迹,可主办方认为,我们这种和美、平实,把家和万事兴融入生活,值得大家学习和向往。”

华西都市报记者荀超(图片由曾成伟提供)

律和古琴研习社

斫琴、造轸、研弦、教学

律吕人和,不忘初心

(2005)

淘宝网店:律和古琴研习社 王宁古琴工作室

古琴、教学、琴弦、听松琴轸、琴桌

北京线下地址:海淀区八里庄路61号院1号楼4单元472

听松琴轸法国巴黎大区服务点微信号:KGBLguqin 2019

杭州线下地址: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丰盛九玺6幢

苏州线下地址: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宝石御景园1幢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

世界杯各国现役NBA球员:美国12人最多 加拿大澳洲10人第二
365用什么浏览器登录

世界杯各国现役NBA球员:美国12人最多 加拿大澳洲10人第二

📅 08-16 👁️ 3591
首字母是czy的网名 流行43个
365体育app官方版下载

首字母是czy的网名 流行43个

📅 08-05 👁️ 3735
一箭流光,又趁寒食去。
best365官网体育投注

一箭流光,又趁寒食去。

📅 09-04 👁️ 844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