视频里,王晶先是自夸了一番,但话中透露出的含义却令人深思。
被问到当年导演的《赌神》打破香港票房纪录那晚的感受时,王晶的回答却让人意外:“其实有预期,所以并没什么特别的感受。”
接着,他转话题聊起了《古惑仔》,他表示:“反而是《古惑仔》的第一个午夜场大爆,我是特别高兴的。因为大家都不看好,但我们自己有信心。”
这种言论似乎不太符合常理。毕竟,《赌神》可是他最成功的作品之一,票房和口碑双丰收,最终斩获了3700万港币票房;而《古惑仔之人在江湖》虽然1996年上映,影响力巨大,但票房却只有2100多万,导演是刘伟强。
细心分析,王晶心里有点小算盘。
《赌神》虽好,但他在其中的角色更多是执行导演,电影的出品方是向华强的永盛公司。而在香港电影黄金时期,许多电影标榜“既快又好”,《赌神》成功后,刘镇伟很快就拍了部恶搞的《赌圣》,结果票房高达4100万,这让王晶感到有些丢面子。
但《古惑仔》就不一样了。1991年,王晶成立了晶艺电影公司,拍了不少III级电影,之后他用自己的公司出品了《古惑仔》,这部作品也为他带来了不少光彩。
王晶进入电影行业已经快五十年,参与的电影多达175部。当被问到最满意的三部作品时,他却回答得有些冷淡:“没有特别满意的,我更看重的是合作与努力,挑选了《追龙》、《鹿鼎记》第一部和《龙在江湖》。”
然而,最让人震惊的部分来了。提问者突然问道:“现在大家都说导演不必读编导专业,您怎么看?”王晶毫不犹豫地抢过话筒,语出惊人:“7天我就能教会你当导演,跟着我学一点都不难,超过7天就是浪费时间。”
这话听得让人直翻白眼。
如果7天就能学会做导演,那不是人人都能当导演了吗?
其实,王晶所谓的7天教学,只是学会如何管理片场、调度演员和各部门的工作,根本无法学到导演真正的艺术素养。导演不仅需要管理能力,更重要的是艺术眼光与每个镜头的艺术表达。
王晶这番话,无疑会误导那些渴望进入电影行业的年轻人。
再者,他淡化了自己是王天林儿子的身份,忽视了自己从小在父亲的片场中耳濡目染的积累。第一次当导演的他,真以为能轻松指挥武术指导、摄影师和灯光师?他们只是因为给他父亲面子,才不拒绝听从指挥。
这些事情王晶心里清楚,但他选择闭口不提。
接下来,王晶的话更是令人震惊。他被问到“为什么电影学院仍然存在”,他毫不犹豫地回道:“笨人多。”
这句话简直让人瞠目结舌,难道上电影学院的都是笨蛋吗?
王晶继续抨击电影学院:“电影学院的老师,哪一个出来能成功?他们那么厉害就不会去教书了。我在《导演请指教》上曾经狠狠批过一个电影学院的,问他你懂什么,我当导演时,你连电影学院都没读。”
这番话,彻底惹怒了电影学院的老师。
不仅如此,王晶的论调还伤害了那些在电影学院任教的导演。
四年前,在《导演请指教》节目中,王晶与相国强有过一番唇枪舌战。相国强不仅是北影的教授,还是一位艺术导向的导演,他从不关注票房,而王晶则代表着商业片的成功,两人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。
四年过去,王晶依旧耿耿于怀,将所有电影学院的导演一棍子打死。
他不懂,许多在电影学院任教的导演,已经取得了不小的艺术成就。比如侯克明,他参与了数十部影视创作,现仍是北影的导演系教授;谢飞凭借《香魂女》和《黑骏马》获得国际奖项,常年在北影任教;田壮壮、李安等,也都在学术领域有所建树。
王晶的言论,不仅不负责任,更让人感到非常自大和无知。
他显然并不尊重艺术,反而将自己标榜为一个“商人导演”。他从不否认拍电影的目的就是赚钱,但他忽视了电影的艺术价值,忽略了那些为电影教育和创作付出心血的电影人。
王晶可以继续拍他的商业片,也可以继续在自媒体上诉说往事,换取流量。但他不能忘记敬畏艺术、尊重电影教育者,以及那些为电影做出贡献的前辈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